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,歡迎來作曲。

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涵碧樓紀念戳與邵族杵音

日月潭昔有水沙連、水社大湖、龍湖、珠潭、雙潭等稱呼,生活在此一泓潭水之四周的邵族人稱其為「水社海」。潭中有一浮島,名曰珠嶼,又稱珠仔嶼、珠仔山,為邵族祖靈聖地,昔日舊聚落在島的四周圍繞而居。
珠嶼之南,形如彎月,北則似圓日狀,每當夕陽西沉,月眉東昇,日光月影映於湖中,景致優美,康熙末年以來歷代的志書,珠嶼以「水沙浮嶼」、「珠潭浮嶼」、「珠潭映日」之名,名列諸羅縣八景、彰化縣八景、雲林縣八景。光緒初年,島上闢建六角亭;光緒20年(1894)修史時,又有「日月潭八景」,包括:潭中浮嶼、潭口九曲、萬點漁火、山水拱秀、番家杵聲、荷葉疊錢(另一說為:荷葉重錢)、獨木番舟、水社朝霧。
日月潭山光水色交融,風景秀麗,氣候溫涼,日本據台之後,稱為「全島第一幽境」,比擬為日光的中禪寺湖。1909年,官方開始有興建療養所、旅館的計畫。1916年3月28日,坐落於水社丘上的涵碧樓起工,4月15日落成,5月開業,為二層樓木造建築。涵碧樓之名,係由南投廳廳長石橋亨以及有「蒙古王」之稱的代議士佐佐木安五郎共同命名。
5月20日,佐佐木安五郎一行人遊日月潭,遊湖會飲,與被日本人稱為「水社化蕃」的邵族族人歡聚,遂以邵族語的「歡迎」為名,成立「摩訶波瀾會」,以向天下推廣日月潭勝景為任務,其中一名會員山本將茂以「涵碧」入詩: 
青雨青風疊翠流,天然藍色染岡丘,不愁眼界乏丹彩,千古碧潭涵碧樓。 

涵碧樓的興建緣由,據日本時代文獻資料,一方面是因為該年4月10日至5月15日總督府在台北舉行大規模的台灣勸業共進會,各地均有相關設施,涵碧樓乃為招待貴賓而建。另一方面是因為日人在水社一帶的水尾溪發現溫泉,為開設公共浴場,便於旅客休憩而建,後交由集集街的旅館「集集館」津田幸子經營。

1919年,以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為主要任務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成立,工程施工期間,遊客日多,後來工程因資金問題中斷,遊客又隨之減少,曾一度中斷經營。1927年,台灣日日新報社舉辦「台灣八景」票選活動,日月潭入選,台中州計畫新建新館舍,此時涵碧樓已日漸頹圮,因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決定復工,屆時水位將上升,新涵碧樓遂選在舊涵碧樓北邊大灣山的小丘上,地勢高出數十尺,可俯瞰日月潭全景。
新涵碧樓於1928年9月落成,10月開業,同樣是二層樓建築,以八仙山檜木為建材。因為無法容納過多的團體客,1929年又增建附屬平房,並改由埔里的旅館「日月館」館主原田源吉經營,所以涵碧樓有時也稱日月館別館。1934、1940年又擴建。
涵碧樓是日月潭湖畔唯一旅館,歷來總督巡視、日本親王要人來台巡視至日月潭時,皆入住這裡。這個涵碧樓遊覽紀念戳,為1939年日籍旅客遊覽至此所留,紀念戳以日月潭湖畔的邵族杵音表演為圖案,背景是水社大山,文案為「FORMOSA日月潭」,圖案外緣加上涵碧樓的電話號碼。
邵族的杵音,在清末即以「番家杵聲」名列日月潭八景,係由搗米延伸而來的歌舞表演。表演時,三名婦女蹲踞在地以竹筒打拍子,五、六名婦女圍聚一圈,手持長短粗細不一的木杵,往地上二尺餘長的石臼,交替擊打,發出金屬質感的聲音,經由日月潭湖水的共鳴作用,清透悠遠,令聽者低迴。
「化蕃杵音」被日人為視為日月潭「名物」,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興工初期,因為未來水位上升,將淹沒邵族人所居的石印部落,在遷移計畫未定之前,為記錄保存此一天籟,台灣教育會在1922年,委託時任台北師範學校教諭的「台灣新音樂之父」張福興前往採譜,後集結出版《水社化蕃的杵音與歌謠》一書,是台灣第一本以現代治學方法從事採集整理原住民音樂的著作。
聆賞杵音表演,是觀光日月潭必安排的行程,邵族婦女有時也會被安排到外地演出,比如1926年34月於台中市舉行的中部台灣共進會,曾在第一會場蕃族館演出;1935年台灣博覽會期間,被安排在台中公園演出。在錄音演唱方面,1929年,位於台北市大和町的日蓄音樂台灣出張所,曾安排邵族婦女錄製杵音合唱,與台北新公園(現台北228紀念公園)音樂堂演出。
1934年,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完工,石印的邵族人共31戶,全部遷居到卜吉至今,光復後改稱德化社,珠嶼則改稱光華島,2000年改名邵族語的「拉魯島」。涵碧樓為國府接收後,一度為蔣介石行館,後為旅社,歷年多次擴建,舊館於1999年921震災中損毀,舊址現為日月行館。
◎資料取自日本時代報刊文獻、《台灣記事》台灣鳥瞰圖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