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,歡迎來作曲。

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

開基維艱,百家昌隆

「台灣一家親──百年家族影像文化展」是201112月在北(林安泰古厝雨前樓)中(鹿港丁家大宅)南(屏東市蕭氏家廟阿緱地方文化館)巡迴展出的特展,展出宣教師馬偕、醫師世家台南韓石泉家族、霧峰林家、高雄陳家、鹿港辜家、攝影家鄧南光、新竹李澤藩……等近百幅跨地域、跨年代的珍貴家族紀念照,以及各個家族的小故事。以下這篇文章係為展覽專輯所寫。
《台灣一家親》書影和林安泰古厝展出時的場景,兩位日籍觀眾正在翻閱巨型照相本。
台灣開發,源遠流長,不論在本島、離島,原住民生根長久,漢民族落地,也歷經不少寒暑。
黑水溝隔著島嶼與大陸,渡海的故事,不時發生,唐山過台灣,來來去去,不同時代、不同世代,各有悲歡離合的歷史。
台灣的前哨站澎湖,元代即設有官署,台灣第一座廟宇――澎湖媽祖宮會坐落在離島,自有淵源。
漢人從原鄉分香分靈渡海來台,落地生根,建有祭拜神明的寺廟,有敬祖溯源的宗祠,有數代群居的家族,都是家恩、鄉情、國慶的「食果子,拜樹頭」顯徵。
尋根溯源,翻閱大部頭的「台灣移民史」,如果以「一個時代,一個身分」做為解說,雖然有人以「史觀」來論,顯然會批評粗淺,但是以「移民斷代史」而言,以下說明,必會獲認同:
災民:鄭芝龍時代,已有少數移民渡海,來此「荒島」,係因福建省發生大饑荒,百姓飢不保身,官員無策,經鄭芝龍獻計,數人配發一牛,赴台自找生計,以減輕閩省負擔。
外勞:一六四二年,荷蘭人從澎湖轉進台灣,統治台灣不及二十年,其間開墾、剝奪台灣產物,向對岸「中國人」招募農工。農勞離鄉背井,以「外勞」身分,做紅毛番的奴工。

政治難民:驅趕荷蘭人離台,樹立漢家旗的,是英年三十九歲的鄭成功。雖然「復台」當年即不幸過世,但追隨「國姓爺」的上萬「明朝遺民」,留台生聚教訓,此波不事異族、不做清民的「政治難民」,常被後代子孫以為自傲,說他們是最資深的「唐山祖」。
偷渡客:清領台灣之初,以台灣曾為反清復明基地,聚集分離份子,如鯁在喉,於是頒布嚴苛海禁政策,不准許大陸人來台,漁村且不得有寸板,防阻造船,但是阻不住求生存、爭新生的「大陸客」偷渡來台。
羅漢腳:清廷阻不住冒著生命危險來台的「偷渡客」,不得不開放海禁,但只准許單身漢來台,這些羅漢腳,也是後來稱呼的「十一哥仔」,他們不少因無依無靠,而成了「路旁屍」(台語,後來成為女人罵男人最惡毒之語)。萬善堂、有應公廟等廟,就是祭祀這些「孤魂野鬼」。
外籍新郎:唐山人來台,有些是抱著「東都(指台灣)若有某(妻),不免唐山著艱苦。」的期待來到所謂的「蓬萊仙島」;落地生根,和平埔族女子成親的「外籍新郎」,也就是所謂「有唐山公,無唐山嬷」新的詮釋。畢竟當時「唐山公」是娶台灣新娘的「外籍新郎」。
臨時工:清廷統治台灣,長達二百一十二年,其間不少不想落籍台灣的唐山客,常有機會來台灣打工,如:大稻埕茶廠每逢製茶時節,會請惠安師傅來台工作,茶季結束,他們又回大陸,每年往來,有如候鳥。他如廟宇建造或大宅地營築,也有大陸臨時工抵台工作,當然也有著名建築匠師受邀而來。這些臨時工之中也有不少人落戶台灣。
華僑:一八九五年,日本據台,海峽兩岸分治,但人流仍密,「臨時工」仍未中斷,最有名的是以菜刀、剪刀、剃頭刀來台從事廚師、裁縫師、理髮師的「三刀」福州人,他們認為台灣「好趁(賺)食」,所以不少人由「華僑」變「台胞」;日據時期,中國政府為了保護、協助僑民,一度在台灣設有中華民國華僑總會,甚至有中國駐台領事館。在台華僑在中日戰爭期間,受到日本殖民政府不少打壓。
反共義士:一九四九年,中華民國政府遷台,不少逃避赤化的人追隨中央政府渡海而來,這批號稱百萬的軍民,正是歷史最大的移民潮,他們以台灣為反共復國基地,足稱「第一代反共義士」,和之後的抗美援朝,投奔自由、駕機、劫機來台領取黃金的「後繼反共義士」則屬不同類型。
移民台灣,每個時代,各有一波浪潮,以災民、政治難民、偷渡客、羅漢腳、外籍新郎……反共義士,稱呼「台灣開基祖」,絕不是對祖先、先民不敬,也不是用輕浮的語詞汙名化列祖列宗;時代的無奈、時空的悲劇,形勢比人強之下,脆弱的人,也會轉趨堅強,這就是「落花生原理」──落地、花開、根生。
來台「在地化」的列祖列宗、先賢先哲,「本土性格」的養成,經年累月醞釀,可貴的是這種精神還垂諸於子孫。
連雅堂在《台灣通史》自序說:「……荷人啟之,鄭氏作之,清代營之,開物成務,以利我丕基。」此為以政權交替論史,而以「庶民史」的觀點,「百家百姓」在島嶼的建基立業,也是重要觀點。
台灣俗諺的「陳、林半天下」、「鹿港施一半」說明了宗族的消長,以及血緣與地緣的緊密關係。「百家姓」在台灣是否俱全,未能得知,但是姓氏已達百種以上;家族是國族之基,前有以「五大家族」――板橋林家、霧峰林家、基隆顏家、鹿港辜家、高雄陳家論述「家大業大」的代表,但是,江山代有才人出,枝繁葉茂的情況下,不僅「百大家族」不足以偏概全,千、萬家族的崛起,亦是歷史必然。
「樹大分枝,人大分家」,今日二千三百萬人生聚於台灣,回溯於每一個時代,每一個世代,必然會興「甜不甜,故鄉水」的情愫。
台灣傳統有堂、房、家的家族觀念,三合院建築,是先啟(建)正身,再啟護龍;三合院的正身,不僅是序大(長輩)的起居生活空間,大廳也必供奉祖先牌位,甚而懸掛祖先畫像,追思先,意含啟迪後代,以創業維艱為訓。
「正身」左右延伸的兩側「護龍」,是序細(後生晚輩)的住處,長幼有序,老少有則,正是台灣傳統家庭的美德呈現。
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的古早世代,已成歷史,高樓大廈櫛比鱗次的今日,三合院建築已漸稀有,分家分產後的家族,親情猶在,感情仍新,這也是「台灣之光」耀亮於世界的特性。
落土生根,枝繁葉茂,「代代湠湠」是青翠台灣在美麗山水之外,親恩、鄉情的顯影;「百大家族」和「五大家族」一樣,只是一種表徵而已。興旺的眾多家族,必與強盛的國家一樣,共生共榮。

◎本文引自二魚出版社《台灣一家親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