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,歡迎來作曲。

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

勸恁做人着端正 ──勸世歌謠拾零

本文節錄自《台灣警世良言》附錄,台灣諺語淺釋(二) 
我在市場上看到一位盲婦,
她手上抱了一把月琴,
上面貼滿了膠布,她彈起來琤琤琮琮,
開口唱了:「我來唸歌囉……
那哀傷,那對世間的情懷,我忘不了……
我想起了小時候,擠在大人的後面,觀看着「遊唱歌手」的表演。
勸世歌擅引社會現狀來警惕人心,圖為1935年台灣中部大地震之後的《中部震勸世歌》歌仔簿內頁。


「吃暗飽,趁賢早!」(意即:吃晚飯後,可要趕早啊!)

入暮黃昏,一片緊鑼聲中,這句話無異於告知勞碌一天的人們,晚上有個消遣納涼的好去處,而且還是不花錢的,時間一到,或在廟埕,或在市場邊,祗要是能聚個上百人的空地,就是這些江湖藝人表演的舞台。

往昔,聲光電化還在起步的階段,人們的作息,三餐是很重要的時刻,台語將三餐分別稱為:「吃早起」、「吃晝」(音:鬪)、「吃暗」;晚餐後意味著是一天的休閒時間,每天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生活十分規律化。因此逢有江湖藝人來到鎮上,就是「號外」的好消息,大家告訴大家,時間一到,似乎是趕廟會外的另一種熱潮,老老小小將表演的小空地團團圍住,觀賞着賣藝人渾身解數擺出真本事、硬功夫。

表演的節目有武場、文場;「武場」是搬出十八般武藝,拳來脚去,劍來刀往的,甚至吞劍、吃玻璃碎片,懾人心魄,看得人目瞪口呆,一愣一愣的,使婦孺都不忍看下去。

江湖「歌仔仙」

「文場」則是軟功夫;變把戲(玩魔術)、唱歌謠,老少咸宜。所謂「江湖一隻嘴,講話胡纍纍」(闖蕩江湖全憑如簧之舌),他們販賣祖傳三代的「丸丹藥散」,有「嘴齒痛抹下頦,腹肚痛抹肚臍,目睭痛抹目眉」的「萬能油」,和說得天花亂墜「給冷滾水燙着、給死蛇咬着、樓下跌到樓上」的特效藥,這些藥方、藥劑不一定靈光,但是他們表演的功夫卻是「真才實學」,並不虛假。俗諺說:「有燒香,有保庇;有食藥,有行氣。」在西藥還沒有大量輸入之前,人們還是信服這些江湖藝人推薦的「祖傳秘方」。

傳播事業未發達的農業社會裡,不少歌謠的流傳端賴這些浪跡江湖「文場」的「歌仔仙」,一站又一站、一處又一處地傳授下去。早年幾位台語流行歌曲的作者,都曾扮演過這種角色,如〈農村曲〉、〈雙雁影〉、〈青春嶺〉的作曲人──蘇桐,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
有一首〈江湖賣藥調〉──勸世歌,隨著這些「文場」的江湖藝人逐漸凋零,而轉換了表演的舞台,從幾坪大的空地,轉移到電台、電視了,面對面的接觸機會,漸漸地少了,而今我們的感觸是蒼啞的聲調變了,伴奏的樂器,也由月琴改為吉他,但是旋律中聲韻鏗鏘的歌詞,所要表達苦口婆心的真理,則是萬古恒新。

勸世歌

(一)
我來唸歌囉,呼恁聽噫,
無要收錢啊!免着驚伊;
勸恁做人着端正,
虎死留皮啊!人留名吓;
講到當今囉!的世間哩,
鳥為食亡啊,人為財呀!
想真做人着海海,
想從何去?生何來噫!
 
(二)
咱來出世囉,無半項哩,
返去雙手也空空吓;
住在世間那眠夢,
死了江山啊!讓別人吓;
做人道德囉,着要守噫,
榮華富貴啊,難得求吓,
不可要貪財子壽,
萬事開化,免憂愁噫!(第三段略)

﹝詞解﹞呼恁:給你們。免著驚:不要驚慌。海海:不祈不求,處世坦蕩。無半項:什麼都沒有。
 
這首說唱,歌詞中的「襯字」特別多,如囉、噫、啊、吚、吓,祗是加強演唱的韻味,沒有什麼音思,其結構還是和七言律詩相仿的「七字仔」。

漂泊的賣藝人喜好彈唱「歡世歌」,我想有二個目的:

其一,表示他的閱歷深,嘗遍人生酸甜苦辣,足以「說教勸善」,希望聽眾引以為鑒。

其二,增加所要推銷商品的價值說服力;既然是「勸世」的道學先生,怎麼會賣「貨不真,價不實」的東西呢?

「勸世歌」在台灣歌謠中的分量,可以說僅次於情歌,許多流傳民間的故事、歷史小說,也被編成「抒事詩」來唱,如「周成過台灣」。無疑的這些歌謠的意義,還是「勸善」。筆者摘錄一些屬於「七字仔」勸世歌謠,以古道熱腸的心境和大家共勉。

着聽父母的教示,紅紅幼幼伊晟起;
大漢牽手若建置,不可某親母不挃。


〔大意〕為人兒女,要聽從父母教訓,父母從嫩弱中呵護我們成人,艱辛備嘗;長大後成家立業,可不要忘了這段似海深情。
〔詞解〕晟起:栽培。大漢:成人。牽手:太太。某:太太。挃:音「知」,不要。

成功好比馬直走,失敗親像龜縮頭;
甘願縮頭來等候,不可直走落坑溝。


〔大意〕「勝勿驕,敗不餒」,失敗為成功之母,鍥而不舍總會成功;成功得意時樂昏了頭,而遭致萬刧不復之境,更不合算。
〔詞解〕親像:好像。

若有細樹也罔休,小船罔渡免大橋;
世間錢銀無塊拾,水底總無一位燒。


〔大意〕不要希圖一切事務都是美好的,能夠暫時棲身、飽腹,機會來臨,當必有所進取,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果,冷暖人間惟賴自己。
〔詞解〕細:小。罔:姑且。無塊拾:無處可撿。

諺語的人格教育功能

平時「家教」中,也經常有出口成章的佳句,為了要管教小孩子坐態說:「着愛坐乎正,纔會得人疼。」就是一例。

以前,私塾所採用的教材,大抵是四書五經、唐詩宋詞,但啟蒙的教材,除了《三字經》、《幼學瓊林》外,尚有人格教育的課本──《弟子規》、《昔時賢文》……等,這些無疑是上一代學齡兒童的「公民課本」,其影響及敦厚篤實的民風很大,但畢竟那個時代受教育是一項很難得的機會,「青盲牛」(文盲)不少,他們沒有能力去閱讀這些昔時的「公民」教材,但是這些「勸世歌謠」和流傳於民間的諺語如:「天地保古意(忠厚)」、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、「少年不曉想,食老不成樣」、「雙手抱子兒,想着父母時」、「一枝草、一點露」……等等,對他們潛移默化的作用,彌補了這個缺憾;由於這些歌謠,他們對人生抱着更樂觀、更進取、更祥和的態度.在血汗滴流的開拓史上,這些「先民遺音」已經和大地攪和在一起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